時間:2022/05/17 閱讀數: 次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戰略部署,持續建設智能智慧、集約高效的城鎮水務現代化精細管理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生活需求與行業發展需要,市自來水公司制定“十四五”發展規劃,全面推進水廠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助力公司高質量發展。
一、制水工藝不斷優化
公司依托省級科技項目研發了基于大數據分析的智能精準加藥技術,開創了大數據分析技術在自動加藥方面的應用先河。公司在白洋灣水廠開展了近2年的生產性試驗,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使用大數據分析方法構建智能算法,調整加藥劑量,保證混凝沉淀效果,穩定出水水質。目前,公司在水廠智能精準加藥領域已取得了一定的技術成果,并開展了生產性應用。接下來,公司將繼續積極探索水廠智能精準加藥技術,不斷推廣該技術的實踐應用,進一步提升水廠智能化管控水平。
二、設備運行更顯智能
公司以胥江水廠為試點實施排泥行車智慧化改造,新增一套PLC和一臺在線污泥濃度儀表,實時監測排泥水污泥濃度,設計自動排泥程序,靈活調整排泥時間。目前,每天每組沉淀池排泥時間平均縮短約40分鐘,大大節省各種能耗,順利達到“降本增效”的效果。下一步,公司將通過儀表的增設,PLC智能優化等實現自動調節,著力提升水廠智能化水平。
三、少人無人值守模式有序推進
近年來,公司致力于打造智慧運控體系,并計劃構建“廠站一體化”統一調度平臺,實現廠、站實時調控。公司于近期完成了相城水廠、陽澄湖泵站并入“廠站一體化”統一調度平臺的工作,并實現了遠程控制相城水廠、陽澄湖泵站各項工藝調整的功能;完成了漁洋山泵站智慧化改造,依托信息、自控、物聯網等技術加強對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管理水平,逐步實現泵站少人值守功能。同時,公司還計劃整合廠站數據,建立實時數據庫,自動生成日、月度報表,下一步,公司將逐步將所有廠站數據并入統一調度平臺,完成廠站智能一體化建設。
四、 科研攻關持續發力
公司運控中心通過構建水量預測算法,實現用水量的精準預測,依托管網模型所構建的水量分配數據庫,指導不同水廠間的最佳水量分配,將節電、節水相融合,實現設備高效低碳運行。同時,公司進一步加強水源地監測預警工作,通過歷史水量、水質、氣象數據,構建水源水質預測模型及算法,通過降雨、氣溫、風向等實測數據,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水質指標變化。在此基礎上結合水質實測數據,構建水源水質預警模式,實現遠近結合的水質預警。
下一步,市自來水公司將在推進水廠智慧化、信息化的道路上篤定前行,全力推動城市安全用水實現更優提升,為推動企業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和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