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人妻-亚洲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丝袜诱惑在线观看-国产不卡一区二区精品

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北上抗日整編地屏南棠口: 鐵軍從這里出發

時間:[2021/7/7 9:04:03]   閱讀數:

來源:福建日報

這里是閩東紅軍獨立師改編為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北上抗日集結出發地。84年前,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中共閩東特委主動與國民黨福建省政府進行多次談判,達成停戰共赴國難的協議。

這里,走出了一支戰功卓著、英雄輩出的光榮之旅。這支人數多、戰斗力強的閩東紅軍游擊隊整編后,進入蘇南茅山地區,挺進上海近郊,北渡長江,保衛郭村,決戰黃橋……

距離屏南縣城5公里的棠口鎮棠口村,新四軍六團北上抗日紀念碑在棠溪旁靜靜矗立著。6月25日,已退休的屏南縣政協原主席周芬芳正充當著講解員,帶領一撥又一撥的研學者前來了解那段紅色歷史。

“這個于2013年正式落成的紀念碑,碑體高5.8米,象征著新四軍六團老部隊最引以為豪的20集團軍58旅;長36米,象征著以閩東紅軍為原型的紅色經典《沙家浜》中的36個傷病員;碑體的正面為大型浮雕,生動再現了屏南父老鄉親送別子弟兵北上抗日的動人情景和新四軍六團勇士馳騁抗日戰場的恢宏場面。”周芬芳深情地講述著。

四輪談判達成合作

1937年春,中共閩東特委發出《告國民黨書》,提出“對內團結,并肩抗日”的主張。

同年7月,中共閩東特委發布《告民眾書》,提出“結成堅固的、宏偉的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號召全民族共同抗日。但國民黨頑固派仍堅持反共反人民的政策,企圖把閩東紅軍逐個消滅。

一面積極爭取停戰談判,一面堅持進行自衛。中共閩東特委決定派范式人作為全權代表與國民黨談判,國民黨方面由黃蘇為代表。第一次談判地點在寧德縣城,由于國民黨對于和平談判并無誠意,妄圖把閩東紅軍收編為“保安師”,第一輪談判失敗。

第二輪談判,黃蘇推托說中共閩東特委提出的五個條件無法解決,要范式人到福州同國民黨福建省政府主要負責人陳儀面談,又一次將談判拖延。

不久后,國民黨福建省政府邀阮英平到福州談判,但還是繼續玩弄“收編”把戲,阮英平嚴詞拒絕,第三輪談判失敗。

9月中旬,上海戰場形勢更趨緊張,國民黨當局不得不重開第四輪談判。范式人又一次來到福州。經過種種努力,終于與國民黨達成抗日合作共識:一、閩東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福建抗日第二游擊支隊;二、國民革命軍福建抗日游擊支隊由共產黨領導;三、劃屏南縣為閩東紅軍駐區,100里內國民黨不得駐兵;四、以中共閩東特委的名義發表國共合作共赴國難宣言,并公諸報紙。

1937年12月,《福建民報》公開發表《中國共產黨閩東特委共赴國難宣言》,談判幾經波折,終于取得勝利。

順利改編揮師北上

國共兩黨在閩東草擬抗日合作協議之時,顧玉良以新四軍軍部少校參謀名義來到閩東的寧德桃花溪,傳達了黨中央關于把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北上抗日的指示,并即攜葉飛到南昌新四軍軍部報到。

接著,中共閩東特委根據黨中央指示精神和閩東國共合作的新形勢,把駐在桃花溪的部隊轉至寧德縣石堂整訓,同時命令閩東各縣根據地的紅軍游擊隊及工作人員到石堂參訓。10多天后,閩東獨立師第三支隊進駐屏南玉洋村整訓,隊部設在資福寺。

屏南革命根據地參訓的紅軍游擊隊和地方工作人員有寧屏古縣委、政屏縣委,以及寧屏四區、寧屏五區共二三百人(不包括閩東獨立師在屏南活動的主力部隊),靠近石堂、玉洋的屏南鄉親在當地黨組織的動員和組織下,掀起支援紅軍的高潮。

1938年1月25日,阮英平、范式人、陳挺率領閩東獨立師1380多名紅軍指戰員從石堂先后抵達屏南棠口整訓,待命北上抗日。

葉飛從南昌返回時,與一同來的新四軍政治部組織部長李子芳抵達棠口,在棠口教堂主持召開中共閩東特委擴大會議,傳達黨中央東南分局和新四軍軍部的決定:一、閩東紅軍改編為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葉飛任團長,阮英平任副團長;二、范式人、王助留在地方工作,范式人接替葉飛任中共閩東特委書記,王助任閩東特委宣傳部部長兼統戰部長,并以新四軍參議名義進駐福州,進行統戰工作;三、設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后方寧德留守處,范式人任主任。隨后,李子芳在棠口圣公會淑華女校正式宣布閩東紅軍整編為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下轄三個營十個連,一營營長陳挺,二營營長沈冠國,三營營長黃培松。1938年2月4日,葉飛、阮英平、范式人率團部及部隊300多人進駐雙溪。

新四軍六團在屏南整編的時間里,當地掀起了愛國救亡運動高潮。葉飛在棠口召開各界人士座談會,傳播革命真理和中國共產黨全民抗戰主張;組織抗日后援會、貧農團、兒童團,辦民眾夜校,讀紅色課本,唱革命歌曲,舉行抗日示威游行……各界人士紛紛參與,屏南縣有160多名熱血青年報名參加新四軍。

1938年2月14日,新四軍六團1380余名將士從屏南棠口、雙溪出發開赴抗日前線。朔風獵獵,戰旗飛揚,“送兒參軍打日寇,擁軍支前當模范”。2000多民眾扶老攜幼,與新四軍將士灑淚話別。

由此,新四軍六團進入蘇南茅山地區,挺進上海近郊,夜襲滸墅關,火燒虹橋機場,威震中外;北渡長江,發展蘇北;保衛郭村,奏響東進序曲;決戰黃橋,奠定蘇中抗日根據地;車橋戰役痛殲日寇……

以新四軍六團為骨干發展壯大起來的多支勁旅,千萬里轉戰,血沃關山,屢建功勛,抗戰勝利之后,又歷經解放戰爭和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等無數次硬戰洗禮,涌現出以抗戰英雄葉誠忠、“畬族雄鷹”藍阿嫩和“華東一級戰斗英雄”“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英雄”楊根思為代表的一批英雄人物,為建立和捍衛新中國立下了不朽功勛。